“大家好!我是金子岩小学的数学教师赵晓娜。非常荣幸能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此时,我的心情既忐忑、又激动……”
9月10日,会同县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会议,一位束着简约低马尾、身着白色短袖衬衫的年轻女教师走到发言台前,声音虽略显紧张,但清脆、响亮。
金子岩小学是会同县一所偏远小学,距县城30多千米。2021年秋季,赵晓娜通过特岗考试来到这里任教。
“才毕业吧,能吃苦吗?”“像学生一样的老师,能管得住班吗?”开学那天,赵晓娜准备好报名事宜,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和家长。可一部分家长见到她后,当面质疑的话语,让她心里感到委屈。
“哪个父母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呢?我转念一想,决定用行动说话!”赵晓娜回顾四年教育工作体验,一路学习,一路成长,她说,她最大的体会是,当教师就要不断发现光、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哪怕是发出一缕微光,在照亮孩子们的同时,也照亮自己。
赵晓娜班上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孩子们周一到校,周五才回家。接连五天的学习和生活起居都在学校,作为班主任的赵晓娜顺理成章地成了孩子们在学校的“赵妈妈”:雨天查看鞋袜湿了没,降温提醒加衣服,生病第一时间带去看医生,放学反复叮嘱安全。一下子管着几十个孩子,每时每刻都让她放心不下。
考虑到班里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家长们远在外地很难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赵晓娜坚持每周抽时间和家长沟通,聊聊孩子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或在群里发些孩子的日常小视频——也许只是认真做题的侧影、课间和同学友好相处的画面,哪怕只是简单说说“孩子这周计算准确率高了”也让远方的家长多些安心。慢慢地,家长们的疑虑变成了信任,他们眼中“初出茅庐的小学生”变成了他们心中“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赵晓娜说。
从教四年来,赵晓娜坚持每天认真备课,只为让孩子们能轻松跟上思路。她还把数学融入乡村生活:比如用分玉米讲除法,用田亩丈量教几何,让知识变得亲切有趣。同时,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育资源网站、微信公众号反复观看优秀课例,学习如何更好地把控课堂节奏、设计互动环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当看到学生作业本上满是出错的红线标记,赵晓娜心里又慌又急。她一遍又一遍地给孩子们分析讲解,带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做题练习,陪着他们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啃硬骨头。慢慢地,作业本上的出错红标线越来越少,当有些孩子常拿着满分练习册跑到她面前,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骄傲,她心里比自己拿了奖还甜!
自投身教育工作以来,赵晓娜连续三年获评乡“优秀教师”,执教的科目成绩每年保持全县前五;成功申报市级教研课题;在县级教学比武和艺术节主持人比赛中获“二等奖”,所带班级中队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中队”。
四年的教育实践,赵晓娜在赢得校长、同事、家长、学生信赖的同时,也收获了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她“以爱育人、深耕教育”的初心。
“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伟大的教育事业。我所在小学是我县最偏远的地方之一,但我不能让我的学生‘偏远’。我会继续肩负责任,扎根于脚下土地,不断从各方汲取养分和力量,托举更多乡村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未来。”会同县庆祝第41个教师节会议优秀教师代表典型发言上,赵晓娜朴实无华的语言饱含深情。
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每一位好老师就是一束光。
“我愿做好一个播种人,和千千万万乡村教师一起,以心照亮心,用爱守护路,让每一株幼苗都能向阳生长、向梦而行。”赵晓娜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何乐川
编辑:王敏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