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会同县蒲稳侗族苗族乡报木村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湖南省油茶协会的专家们。他们此行专门为考察蒲稳侗族苗族乡油茶林下套种的“魔芋+黄精”基地而来,专家们赞叹:“没想到看了那么多地方,还是这里的林下经济发展最好,简直是藏在深山里的明珠”。
走进蒲稳侗族苗族乡,环境清爽、道路通畅、林下经济蓬勃发展。然而,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基础设施落后、产业一片空白,贫穷是该乡的“代名词”。改变,源于蒲稳侗族苗族乡党委政府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奋力乡村产业振兴。报木村党支部书记唐元生就是这样的本土人才,在该乡党委政府的精心培养和帮扶下,先后荣获“2020年会同县乡土之星”“2020年湖南省优秀产业发展指导员”“2022年怀化市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乡土专家”“2022年怀化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员创业示范基地”“2024年会同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引才返乡,点燃产业薪火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面对外出务工人员多、缺乏带头人的现状,蒲稳侗族苗族乡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才引进培养”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迎老乡回故乡”恳谈会、春节慰问一封信、流动党员乡村情况介绍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理论、方针、路线及当前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最广泛地凝聚党员群众的向心力,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回村发展。唐元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听到乡里的政策宣传,我很受鼓舞,也想在报木村的做点有意义的事”唐元生回忆当初萌生回乡创业想法时说。这种想法,促使他加入了村干部行列。
报木村有着3000亩的成片油茶林,油茶产业是报木发展的最大资源。发展之路在哪里?一直是困扰乡党委政府的难题。乡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当前发展茶油的前景优势,并鼓励报木村党员群众积极尝试,这激起了唐元生的兴趣。2018年唐元生成功流转村中闲置的油茶林近500亩,利用老村小建立了榨油坊,成立了报木村大界头油茶专业合作社,并与常德某公司签订购销协议。虽然,后期因价格和市场问题,公司选择了终止合作,但唐元生没有放弃。在乡党委的扶持下,合作社慢慢步入正轨,至2018年底已初具规模,年产优质茶油5000余斤,报木茶油成为远近闻名的蒲稳土特产。
二、育才克难,引领创新突破
“跟着党走,不会有错。发展产业,也要跟着的党走”,党的引领,坚定了唐元生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2018年,他向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听闻县委县政府出台奖补政策鼓励魔芋种植后,唐元生将目光投向林下魔芋种植,力求实现“1+1>2”的效果:油茶林为魔芋提供所需的生存环境,同时通过魔芋的施肥提升油茶籽近20%的产量。然而,尝试遭遇挫折,魔芋产量不高。面对困境,乡党委政府主动邀请技术专家上门“点对点”技术指导。唐元生也不服输、不放弃,沉下心来钻研种植技术,边学边干。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油茶林下套种魔芋的技术难关终于被攻克,魔芋长势喜人。为推广林下魔芋种植,消除大家的疑虑。2023年9月报木村举行了魔芋现场测产仪式,魔芋亩产达到700余斤。“油茶+魔芋”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让唐元生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每年仅油茶和魔芋收益超过20万元。
产业发展的成功起步,令唐元生更加坚信党的正确领导。2020年6月,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致富能手到党员的身份转变。同年,他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发展中药材种植,选定黄精作为林下套种的药材,形成了“油茶+魔芋+黄精”林下套种模式。2024年底,林下套种黄精面积已达200余亩,年收益达5万元。
党的耕地保护政策强调,“不荒一丘一田”。面对报木村外出务工人员多、耕地抛荒多的现状,唐元生闻令而动,积极筹划推动荒地流转,尝试蔬菜作物种植。2024年初,乡党委政府牵线荣轩农业有限公司与唐元生签订农业订单,种植辣椒、菜苔等蔬菜100亩面积,年收益10万元。2025年,又进一步扩展种植到200亩,上半年玉米种植已收益6万元。
三、用才为民,扛起振兴重任
事业是干不出来的,群众的认可也是干不出来的。2022年8月,在党员群众的一致推荐下,唐元生当选报木村党支部书记。身份的再次转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如何实现“一人富”到“全村富”?唐元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响亮回答。他不仅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套种产业,为无偿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而且在他的产业基地里,随处可见务工的本村贫困农户。“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还可以家门口赚钱,唐书记请我们到基地务工。90元一天,一年也可以挣1万多块呢”贫困户林子娥高兴地说道。翻开唐元生的记账本,他一年的劳务支出就超过21万,长期雇工20余人。
“ 一个人富不算富,村集体富才是真的富”。唐元生在个人产业发展成功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展村集体产业。为增加村集体收入,唐元生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向上争取到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入股会同县魔芋龙头企业博嘉魔力公司,每年为村集体稳定分红4万元。源头活水有了,“闯创干”的底气更足了。唐元生将眼光瞄向林下种植。2024年他带领10余名党员群众开垦、起垄、育苗、除草、施肥,为村集体发展魔芋种植20亩。看着长势喜人的魔芋苗,党员唐昌平高兴地说道:“这是唐书记带领我们发展的村集体产业,看着绿油油的魔芋苗,我都期待收成的时候啦。如果能达到测产时的产量,那村集收益都将超过8万元”。
2025年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广野菊花种植。在动员会上,唐元生说道:“是党培养了我,跟着党走准没错。现在县里正在大面积推广野菊花种植,销路有保障,我们村集体经济也可以试一试”。在他的带领下,报木村投资2万元种植野菊花50亩,预计可收入9万元。
在唐元生的示范带动下,全乡其他村集体也开始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蒲稳村种植魔芋100亩、中药材300余亩,夏结莲村种植魔芋120亩、中药材100亩,大罗田村种植中药材200余亩,阳溪村种植仙草120亩。在村集体的带动下,老百姓也纷纷投入林下中药材的种植,全乡种植虎杖、茯苓、百合、玉竹、野菊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余亩。报木村在唐元生的带领下,由昔日的“问题村”已蝶变为产业兴旺、人心凝聚的“明星村”,远到四川、娄底,近到毗邻乡镇的创业人士纷沓而来考察学习。
“近年来,乡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构建有利于人才汇聚、成长的良好生态,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以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蒲稳侗族苗族乡党委书记粟盈凯表示。唐元生从一名普通人员,在党组织的悉心培养和引领下,逐步成长为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报木村实现了华丽变身。他的故事充分证明,坚持党建引领,用心用情做好乡村人才工作,就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甄荣
编辑:张艺叶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