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中央"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号召下,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东方红青春"织"约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湘黔交界的会同县坪村镇铺坪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支由师生组成的志愿团队聚焦侗苗聚居区留守儿童需求,创新构建"7+5"育人体系,通过七大主题课堂贯彻五育并举理念,为山区儿童织就多彩暑期生活。
团队创新采用"7+5"教育模式,精心设计每日主题课程,将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等七个板块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相结合。在思想引领日,志愿者以"三旗"知识竞答点燃爱国情怀;身心成长日通过躲避球竞赛与"五防"安全课筑牢身心防线;文化传承日带领孩子们用侗族剪纸寄托亲情;文明生活日以垃圾分类游戏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科技创新日则让织线设计与VR技术碰撞出智慧火花。最后两日的普通话推广、课业辅导与八段锦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艺术熏陶的有机融合。
志愿者们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专业优势,将民族服饰美学融入艺术课堂。"我们让侗寨孩子从描摹传统纹样开始,既是对非遗的活态传承,更是文化自信的播种。"团队指导教师龚旭昱介绍。通过"指尖上的中国建筑"赏析等特色课程,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产生奇妙化学反应。
在日均35℃的高温下,志愿者们每日往返于田间与课堂,衣衫尽湿仍坚持创新教学形式。留守儿童粟泽涛在结业展示中捧着自制的剪纸作品说:"哥哥姐姐们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让我看见了山外面的世界。"当地村支书表示,这种"高校+少数民族村落"的帮扶模式,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据悉,该校已与铺坪村建立长期帮扶机制,未来将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模式扩大辐射效应,让更多山区儿童持续受益。这支用专业与热忱"织"就梦想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周逸凡 龚旭昱 卢昌业 鲍博文
编辑:毛羽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