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宝田茶园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先进的绿色栽培技术、优良的茶树品种,为会同茶旅品牌提升打下坚实的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品质基础。”11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参观会同宝田茶园后说。
当天,“生态低碳·茶乡会同”活动暨会同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供销合作总社以及省、市及相关县区茶叶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组织及茶企代表等200余人相聚会同,共品茶香、共论茶道、共商茶事,研究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神农故里,茶香古今。近年来,会同县积极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多措并举讲好茶文化生态旅游的生动故事,让“一片叶子”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新锚点,成为富农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俯瞰会同县宝田乡岩鹰坡,宝田茶场万亩生态有机茶园犹如“大地指纹”,镌刻着劳动人民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印记,诉说着会同人民“因茶而美、因茶而富”的故事。
据了解,会同县宝田茶场是湖南省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标准化有机茶园。平均海拔800多米,层峦叠翠、云雾缭绕,土壤中富含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让宝田茶场出产的茶芳香浓郁、回味甘醇、汤色清亮,备受茶友青睐。
漫山的茶园书写了会同县从“一叶”到“一业”的跨越。依托茶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会同县积极探索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招商引资力度,以茶兴业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让漫山绿叶变“金叶”,带动茶农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会同县共发展茶园5.3万亩,通过茶产业带动就业6万余人,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12.6亿元。先后获评“湖南省茶叶产业重点县”“湖南茶叶十强生态产茶县”“2020湖南茶叶十大精准脱贫先进县”“2023湖南茶叶三茶统筹先行县”“国家首批生态低碳茶整建制推进试点县”。宝田茶多次荣获湖南茶博会“茶祖神农杯”名优茶金奖,常年出口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茶旅融合是会同县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之一。“十四五”期间,会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大力实施“1354”工程,推出以粟裕故里景区、高椅古村、宝田茶旅、堡子稻田公园、连山神农大健康产业园为载体的“五朵金花”文旅新名片。
“加快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结合打造文旅‘五朵金花’,建设茶祖神农文化生态茶产业旅游观光线路,开发茶文化、茶保健、茶工艺品和茶休闲、茶养生等旅游产品,构筑‘生态+产业+文化’、茶旅融合发展格局,以‘小茶叶’形成大产业、大经济、大效益,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会同县委副书记、县长苏振介绍。
去年9月,会同县以茶叶产业为依托、以旅游产业为主题,总投资3.54亿元的会同宝田茶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开工建设。计划将茶区建成旅游景区、将茶园建成休憩公园、将采茶劳动变成休闲运动,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力争打造一个集采摘、加工、销售、旅游、电商物流、展示展销于一体的茶旅融合产业化项目。
新时代新征程。会同县将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谱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茶经”。着力在茶产业品相、品质、品牌上强提升,在丰富茶旅业态上做拓展,在茶文化结合上挖潜力,在茶旅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强动力,努力打造“生态低碳·茶乡会同”,写好山、水、茶共兴、共富、共美的故事,让神农故里的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胡江勇 刘海
编辑:李洁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