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就在家门口,不用离乡远处走。上学就在家门口,优质资源咱也有。看病就在家门口,遇疾诊疗不用愁……”不知具体从何时起,身边竟有这样一首民谣传唱开来。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年来,会同县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幸福感”扛在肩上,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五个家门口”工程绘就百姓“幸福底色”
“年初的时候村干部组织上门进行就业信息登记,还免费坐车带我们过来观看厂区环境,这边企业车间干净明亮,园区的绿化环境也好,我当时就填写了招聘信息。现在努力干,每个月也能有四五千元,我感到满足了。”胡美英开心地说,“车间建到家门口,每个月都能常回家看看,心里也踏实不少。”
家住若水镇的胡美英是会同产业开发区连山工业园的一名员工,今年48岁的她早前在外漂泊多年。今年,因小孩参加高考,加之父母年迈,过完春节胡美英便留在会同不再外出,通过参加会同人社部门开展的服务园区企业“点对点”送工入企活动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现已稳定工作8个月。
近年来,会同县人社驿站以服务百姓、促成就业为宗旨,将就业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组,精准到户头,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立交桥”,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实现企业与求职者之间双向了解、就业“零距离”。
在县人社部门帮助下,会同县有越来越多与胡美英一样的返乡求职者顺利找到了工作。同时,为了能让“胡美英”们能安心在“家门口”就业,会同县委、县政府更是诚意满满。比如,给新入职员工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园区企业员工子女可申请在县城或县城周边学校就近入学;对上晚班的企业员工的子女,实行课后托管教育,解决员工后顾之忧。此外,相关部门主动协调,新开通2条公交专线,解决企业员工上下班不方便问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扎根大地办教育,与时俱进谋发展。会同县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按照“搬迁调整一批、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把一所所学校建成家门口的文化高地。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从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会同出台八条硬性措施,包括教师编制、师资配置、职称职级并行、岗位聘任管理、工资待遇、银龄讲学计划、教师荣誉激励等,从根本上改善教师待遇,力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解决孩子上学难题,会同县积极实施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投资1.9亿元推进会同一中、会同职中、会同县芙蓉学校等改扩建,仅去年一年新增学位数5560个;切实满足群众对均衡、优质教育的需求,让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好上学”。
在稳定就业、办好教育的同时,会同着力满足群众看病、乘车、创业等民生需要,大力实施惠民实事之“五个家门口”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就业、上学、看病、乘车、创业等“急难愁盼”问题。
就医方面,会同县人民医院入列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县级医院与上级医院形成医联体形式,实现远程会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极大地方便患者。积极推行乡镇医疗“1+2”医共体模式,即以县人民医院为中心,在堡子、团河片区打造2个医疗副中心,实行双向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乡镇一线下沉。同时,对全县265个村卫生室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大力开展医保设备升级,今年8月29日,会同县举行“银医共发展 合力惠民生”村卫生室医疗保障装备发放仪式,以“六心六零”经办服务为主题,倾力打造“新医保、心服务”项目,为全县265个村卫生室提供了五合一读卡器、村医医疗保障服务箱,并为18个乡镇医保经办服务站、243个村(社区)医保经办服务点发放医保政策服务包,让先进医疗技术与贴心服务为广大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乘车方面,会同累计投入3390余万元整合全县交通运输公司经营权,将18个乡镇分别规划为6个客运网络区域,开通乡(镇)村便民专线,总体票价下调33.8%,解决了学生上下学、群众出门赶集、进城办事的多项出行需求。“我们连进城卖菜都坐上了公交助农专线!”连山乡菜农杨大爷竖起大拇指。
创业方面,会同县出台《支持返乡创业二十条措施》等文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创业者实惠,并多次组织人才技能培训、高校专家团队下乡进村入企进行技术指导,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保障。
“五个家门口”工程绘就百姓“幸福底色”,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城市“幸福坐标”
崭新的道路、有序的停车位、粉刷一新的展示长廊……近日,记者走进会同县金丰粮食局小区,这个昔日老旧小区竟无一丝老旧之感。
据会同县住建部门介绍,全县目前159个小区中,金丰粮食局小区是体量最小的10个小区之一,只有48户,居民大多是退休职工,小区老龄化程度比较高。
为提高老旧小区业主生活品质,会同县住建部门联合设计方、施工方,精心设计改造方案,拆掉鸡棚鸭棚,搭建利于老人散步、休憩的步道、凉亭,还在居民楼对面建起方便居民办事咨询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图书室、乒乓球台等,集服务、学习、休闲于一体。
“小区以前房屋陈旧、地面破烂,通过改造后,小区房子焕新、屋顶不漏水了,地面铺了柏油炒沙路,舒适平整,除此之外,还搞了绿化、美化,重新规划停车位,小区像换了个‘人间’,住起来心情舒畅。”小区居民杨敦文说,小区变美了,平时下楼散步的居民都越来越多了。
老旧小区怎么改,改得好不好,关系着住户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会同老旧小区改造按照“一小区一主题”,挖掘各小区文化,打造小区特色,激发了居民的自豪感、归属感。
漫步在会同县林城镇东门社区的长田电站、白岩坳金矿、水泥厂家属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路面、宽敞的通道、干净的小区庭院,居民的小车停在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上,原来网线“蜘蛛网”密布的墙面经过立面整治后也变得焕然一新。
长田电站、白岩坳金矿、水泥厂家属区3个小区均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风格相近、区域相邻,县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将这3个小区“三合一”进行改造。小区改造前期的“征集老照片老故事,留住城市中的乡愁”活动,居民们收集整理3个工矿企业的辉煌历史,挖掘集体文化,踊跃提供的135张关于水泥冶炼、黄金开采等相关工作内容的老照片成为文化墙上别致的风景。
“老旧小区改造,既增添舒适,又别具情怀。特别是这个文化墙,一张张照片令人感动,勾起了很多回忆。”会同县水泥厂家属区居民张宗荣说。
会同县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积极争资立项。截至2024年初,全县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59个,涉及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3099户。老旧小区改造改出居民新的“幸福坐标”,甜蜜笑容绽放在脸庞。
乡村振兴路上迈出和美幸福姿彩
十月的会同,翠竹茂林、山清水净。
沿着乡道漫步乡镇,平坦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庭院映入眼帘,目之所及,村容村貌皆焕新颜,一幅大美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展。
近年来,会同县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规划好、投入少、能复制、可持续、认可高”的总要求,围绕“五个问题”做好“五个结合”,努力打造“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和美乡村画卷。
堡子镇“五村联创”就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探索出来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22年,会同县委县政府将地域相连、资源相通、环境相适、产业相关的堡子镇黄旗村、胜溪村、茶冲村、上坊村、堡子村等五村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除统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推动组织联建、产业联培、人才联育、生态联治、文化联融,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共促区域百姓树新风、共致富。
针对五村产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串珠成链,持续打造“生态+”“产业+”“研学+”等多元场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模式,形成春有万亩油菜花节、夏有荷花艺术文化旅游节、秋有月饼文化旅游节和农民丰收节、冬有传统非遗文化节的乡村旅游胜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五村联创”既是乡村振兴的一种创新和探索,也是会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乡村振兴工作如同吹进一股清新的春风,拂遍会同乡村大地,唤醒了沉睡的田野,激发了乡村的无限活力。
扎实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综合整治,不断焕发城乡文明新气象。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让“文化阳光”持续照亮群众幸福生活。村在景中,人在画中,乡村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宜居。
为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全县选派113支306人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工作,安排3265名结对干部对脱贫群众开展结对帮扶。100余名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覆盖全县22家重点企业、87个脱贫村,城乡融合发展动能更加澎湃,特色产业、美丽乡村“线”上成景、“面”上开花。
......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驻足回望,近年来,会同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其中既有大手笔的规划、大动作的落实,更有愁事贴上“心愿墙”、党员干部来接单这样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随着每一项民生清单的兑现、每一条“民生道路”变成通衢,群众的幸福生活变得触手可及、清晰可见。
清晨时分,旭日东升,巫渠欢唱,薄雾缈缈。会同县的广袤大地,工人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农民忙着秋收冬种,学校传来朗朗书声,商户门口响起“欢迎光临”……体育中心广场有的市民迎着音乐跳起健身舞,有的沿着跑道迈开矫健步。金色的阳光爬上高楼,透过叶缝,照射到人们的身上、脸上,他们的笑容愈发灿烂。
会同热土,看时代新景;大将故里,正踏歌前行!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李洁
编辑:付俊华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