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湖南会同渠水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在会同县境内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位新“居民”——领角鸮。
此次拍摄到的领角鸮是鸱鸮科、角鸮属的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体长大约25cm,体重150g左右,头部具明显耳羽簇及特征性的浅沙色颈圈;上体灰褐色,并杂有虫蠹状斑和黑色羽干纹,下体白色,缀有淡褐色波状纹和黑色羽干纹,前额和眉纹皮黄色;属于猛禽,夜行性动物,主要以鼠类、甲虫、蝗虫、鞘翅目昆虫为食。工作人员发现时,其隐秘地藏在一个天然樟树洞内,悠闲地享受着保护区内静谧的时光。
“近年来,我县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组织清网解套行动,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有效提高当地老百姓的保护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原来的4种增加到了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21种增加到了42种。”湖南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黎小平介绍,近两年来,鹰嘴界的综合科考和会同县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数据明显提高。
会同县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关于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制定印发了《湖南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同时加强法规政策宣传,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每年结合 “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森林防火宣传月”等深入保护区宣传,宣传到村到组到户到人,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随着鹰嘴界保护区生态修复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保护区“常住居民”不断添新客,逐渐成为各种野生动物聚集栖息的福地。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甄叙斐 通讯员 黄春林 黎小平
编辑:张艺叶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