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误农时不负春 | 侯家坡村:竹笋增收“节节高”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张艺叶 付俊华 编辑:毛羽 2022-04-15 16:56:28

眼下正是春笋上市好时节。会同县漠滨侗族苗族乡侯家坡村的村民们,纷纷踏着春色来到竹笋基地采挖春笋,享受丰收的喜悦。

近日,记者走进侯家坡村,数百亩竹海裹挟着一顷翠绿,溢出勃勃生机。竹林里,迎面扑来一股泥土的清香,破土而出的竹笋长势喜人,采笋工人熟练地拿起锄头将采挖的春笋收入竹筐。

“这白芽长势比较好,笋的品质一般跟土质有关系,土质越深厚肥沃,长出的笋口感就越好。”该村支委黄大河告诉记者,当地人称未出土、未见阳光的竹笋为“白芽笋”,做菜吃起来又嫩又甜不涩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刚出土的春笋,大的一般有五、六斤重,按照每斤一元的收购价,可以卖五、六元钱哩!”黄大河笑着说,这段时间,侯家坡村几乎家家户户的生活都以竹笋为中心。一根根鲜嫩的竹笋,不仅是人们餐桌上应时应景的美味,还成为侯家坡村致富的好帮手。过去,村民们砍山上的楠竹售卖,一根楠竹卖上10元钱,费时、费力还不划算,竹子出不了山,就产生不了多大经济效益。2020年3月,侯家坡村引进怀化湘农农产品有限公司投资竹笋加工,村民们不用砍楠竹,在一亩竹林挖春笋就可增收1000余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目前,侯家坡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本村建设了竹笋加工厂,村民们学习楠竹低改技术,加强竹林管护,提升林地产出,农户们把当天收获的竹笋卖给加工厂制成笋干等产品统一向外销售,公司还雇用多名村民在基地从事采笋、竹笋加工、管理等工作,这种方式既赚钱又体面、又省心,山上的楠竹资源也得到盘活并形成良性发展。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张艺叶 付俊华

编辑:毛羽

本文链接:https://www.htnews.cn/content/2022/04/15/111262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