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的老兵梁庄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是一名文化教员,在枪林弹雨中日夜穿梭,与敌人斗智斗勇,为保障前线的弹药、粮食供应和伤员后送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年过九旬,但梁庄忠身体依然康健,思维敏捷。闲暇时,老人还能外出去爬爬山、散散步。谈起自己的军旅生涯,老人记忆清晰,那些年走过的路、打过的仗,在老人的叙述中,就像电影画面一般浮现在记者眼前。
1949年,梁庄忠在当时的湖南省第十中学高中部就读,时任学生会副主席、政策宣传队队长,积极宣传党的政策。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梁庄忠弃学从军,志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140师文工团并于1951年4月4月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谈起抗美援朝战争,梁庄忠身上陡然涌出了一股力量。“那时候就是知道‘美国鬼子’打完朝鲜,就要打我们的国家了,他们欺负到我们中国人头上来了,我们当然不答应。我去朝鲜就是和‘美国鬼子’战斗的。”梁庄忠坚定地说。
入朝后,梁庄忠进入了部队文工团。随后不久,由于中央决定减少非战斗人员,梁庄忠所在的文工团解散,他随即加入了战斗部队,并担任文化教员。
在战斗部队,梁庄忠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修整朝鲜的顺川飞机场。由于当时我军没有制空权,战士们只能白天进防空洞休息,晚上冒着敌机轰炸扫射进行修整工作。
1951年下旬,敌军发动了夏季攻势,梁庄忠跟随部队奉命连夜赶赴朝鲜的临律江一袋吸引阻击强敌的进攻,进行了68天的顽强阻击。“这68天,我负责伤员的包扎、运送,同时还要运送弹药、粮食和水。”在枪林弹雨中运送物资和回送伤员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梁庄忠所在部队在执行运输任务损伤惨重,而他也在一次运送过程中英勇负伤。
“当时,我们的武器装备在劣势,但是我们就是不怕,我们很多战友牺牲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凭的是勇敢、机智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梁庄忠说。
抗美援朝结束后,梁庄忠随部队回到了衡阳驻扎,并于1957年转业回乡,一直在我县工作直至退休。如今,虽然已经年过九旬,但梁庄忠依然爱读书看报,关注国防和军队建设。
梁老告诉记者,他平时最喜欢看抗美援朝电影,一看见战斗场面,身体一下就坐直了,“我们当年打仗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我老了,记忆力下降,但这些事忘不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埋葬着我的战友们。”梁庄忠动情地说。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像朱昌贻、蒋昌汉、梁庄忠等抗美援朝老战士,是我们国家、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会同县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故乡,是革命老区县,已连续七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县。长期以来,会同县一直致力于关爱抗美援朝、抗日战争等老兵群体,让他们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尊重和生活上的帮助。同时,也通过不断挖掘他们的英雄事迹,激励青年一代的爱国精神。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胡江勇
编辑:李洁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