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是他!终于找了!真的很感谢你们能帮我们找到他!”
三十二年前,年轻气盛的周某因与恋人发生争执,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自那以后,他仿佛人间蒸发,音信全无。在漫长的岁月里,家人四处打听他的下落,多次前往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但始终一无所获。3月27日,在会同县公安局和会同县民政局的共同努力下,这位迷路三十二年的周某,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1月8日晚,会同县公安局林城派出所接到高速交警移送的一名走失老人,老人口音很重,言语含糊不清,只会在纸上写着“小明”两个字。当时天气寒冷,老人身体状态很差,民警根本无法确认该老人的信息。考虑老人可能已经流浪多年,民警便立即联系会同县民政局救助站,先将老人妥善安置。“事后,我们对这位流浪人员进行了进一步的人脸比对,还在怀化日报、今日头条刊登了寻亲启示,进一步接着做寻亲的工作。”会同县民政局流浪乞讨救助站负责人杨俊告诉记者。
第二天,民警便带着设备对老人进行DNA血样采集,将采集的血样跟全国Y—DNA父系遗传基因系统进行比对。“进行经过两个月的DNA信息比对与查找,终于在湖南株洲信息库比对到了跟走失老人相关的DNA信息,最终确定走失老人就是株洲市茶陵县32年前离家的出走的周某。”会同县公安局侦察中心民警杨鹏辉说,“我们立即联系了株洲市茶陵县公安局的工作人员,并通过他们工作人员就跟这个家属取得了联系。”
3月27日,远在株洲市茶陵县的周先生几兄弟连夜驱车近600公里,来到会同县。当周先生叫出弟弟乳名的那一刻,相隔32年的亲情终于得以重新连接,老人的身份也最终确认。
“他已经在外面流浪了32年,身份证、户口能证明身份的信息全部销户了,通过你们的努力,能让我们再次相聚,心情肯定很感动啊!”被救助人哥哥周回元激动地握着民警的手说道。
认亲会上,50多岁的谭某与哥哥们一一拥抱。看到日思夜想的弟弟,哥哥们不禁泪流满面。
“我们当时也担心,但是担心也没办法,我们也通过了很多渠道去找了一年多。都说他失踪了,或者死到什么地方了。”被救助人哥哥周回元声音哽咽着和记者说道,“32年后,我们得知他还活着,就立马驱车赶到了会同,今天就把他接回去和家人团圆”
至此,这场跨越32年的时间、600公里空间的寻亲团圆历程在公安与民政“接力棒”的合力下被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付俊华
编辑:李洁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