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去年考取北京工商大学本科的林城镇改河社区听力2级残疾学生杨某收到了助学款5000元,他随即激动地给会同县残联打来电话进行感谢,还特意发来了感谢短信,信中说道:“作为一名受益于政府补助政策的大学生,我的内心充满了无以言表的温暖和感动,这份补助对我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也为我学业的推进带来了莫大的助力,它不仅缓解了我家庭的经济压力,更让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会同县残联始终把残疾人教育助学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把握“四个精准”,靶向推进残疾人就学,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2024年,会同县残联教育助学工作完成情况排全市第一,残疾人教育就业工作经验在全市残联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精准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残疾学生数据台账,动态管理。对义务教育阶段241名残疾学生和168名高中、大学阶段的残疾学生以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建立数据库,安排专人实行动态更新管理。主动对接联系教育、民政、乡村振兴、特教学校、一中、三中、职中等部门的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在办理入学、困难救助、高考便利、教育资助等方面为残疾学生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精准筹措助学资金。就学难,残疾学生就学更是难上加难。为了鼓励帮助残疾学生正常顺利入学,县残联想方设法争取各类资金,给予残疾学生力所能及的扶持。一是争取县财政资金,年初向县政府领导汇报,与财政部门衔接,将残疾学生教育助学资金14.44万元纳入年初县财政预算安排。二是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积极向省市残联汇报衔接,报送助学资料,录入助学系统,将残疾学生助学资金16.68万元纳入省计划,保障残疾学生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三是争取社会资金。积极与各级志愿者团体联系,为140名残疾学生就学提供学习用品和资金扶持4.2万元。
精准开展助学帮扶。县残联根据各个阶段残疾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精准落实教育助学工作。一是对在特教学校读书的115名残疾学生,组织开展读一本书,参观一次展览,游一次园,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看一场电影暨辅助器具进校园“五个一”活动,丰富残疾学生文化生活,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对因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到学校就读的65名残疾学生,联合特教学校开展送教上门,送学习和生活用品。三是对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53名学生,开展残疾人就学政策宣传。四对当年度参加高考的3名残疾学生,协调教育部门为其提供高考便利,开展助学政策宣传。五是对168名高中、大学阶段的残疾学生以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提供助学资金31.12万元。
精准强化宣传引导。残疾学生就学离不开家长、学校、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解和支持。为鼓励残疾学生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县残联联合学校等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树立残疾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好学的先进榜样,广泛宣传国家对残疾学生教育助学的政策,激发了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残疾学生学习的动力,转变了社会对残疾学生的偏见,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关注残疾学生的浓厚氛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王敏
编辑:唐家兴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