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会同县连山乡火神坡村的杨刘军家庭农场一派丰收盛景——中秋酥脆枣红透枝丫,本地高山刺葡萄裹着白霜晶莹饱满,阳光玫瑰串串垂坠如绿宝石……浓郁果香不仅引来了靖州、怀化等地顾客专程打卡采摘,更通过直播连接起在外游子的乡愁,让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农场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热闹与温情。
“早听说会同的阳光玫瑰甜得地道,今天特意从靖州过来,咬一口满是清香,必须多买些带回去!”游客丁思美手里拎着自己刚摘下来的阳光玫瑰,笑着向同行人推荐。本地游客张爱辉则提着篮子穿梭在果树下,果篮已装满串串果实:“家里两个孩子爱吃新鲜水果,所以我特意从县城开车和朋友过来摘阳光玫瑰,很甜很新鲜,我年年来这里摘。”话音未落,她又弯腰剪下一串熟透的阳光玫瑰。
农场负责人杨刘军夫妇此刻正连轴转。清晨七点,杨刘军已驾驶装满水果的货车开始送货,忙到午后已跑了三四趟:“除了供应超市,每天还得送七八十斤到县城顾客手中,这刚送完一批,现在又要赶去送下一趟。”忙完送货,他还会抽时间拿起手机在果园直播。镜头里,挂满枝头的水果、田间劳作的场景格外鲜活:“好多在国外工作的会同老乡刷到直播,特意下单让我配送给他们在会同的家人,让老人孩子尝尝味道。”
另一边,妻子胡连平在打包区熟练地按订单分装水果,胶带声、称重声此起彼伏。手上的活没停,她也打开了话匣子,聊起农场这些年的发展:“2015年,我和老杨就扎根火神坡村种水果。这些年,除了把阳光玫瑰、中秋酥脆枣、红提、高山本地刺葡萄这些‘当家品种’种好,为了丰富品类、适配更多市场需求,我们还专门改良了部分土地,种上了砂糖橘、蜂糖李、巨峰葡萄等新品种。现在农场总种植面积有百把亩,虽然新栽的果树还处于小树苗阶段,但再过两年就能挂果,到时候游客能尝到更多新鲜果子!”
这份围绕品种改良的长远盘算,不仅让农场的水果品类越来越丰富,更在当下的丰收季之外,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攒足了底气。
据了解,今年农场“当家品种”长势喜人:阳光玫瑰产量约三四千斤,因清甜口感成为顾客首选;中秋酥脆枣产量约万把斤,脆爽风味圈粉无数;高山本地刺葡萄产量最丰,预计将达三万斤;红提、美人指也分别有望两三千斤、千把斤收成。“除了供超市、接采摘,礼品盒订单最近特别多,不少人用来走亲访友。”胡连平拿起一盒包装好的酥脆枣说,每天都有几十个老顾客专程来园,大多是冲酥脆枣和阳光玫瑰来的。
农场的丰收,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稳定就业。正在果园摘枣的张冬香已在这里工作数年,她指尖捏住枣柄轻轻一转,一颗红透的酥脆枣就落进了篮筐,动作麻利又熟练,笑着说:“按十块钱一小时算,客流多的时候要加班到十多个小时,平时最少也有八小时。在家门口干活,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采摘旺季时,像张冬香这样的务工村民能有十多位,每人每月能多挣几千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据悉,杨刘军家庭农场的采摘期从8月10日持续至10月初。近两个月里,这里的果香甜了游客味蕾、暖了游子乡愁,更让火神坡村的村民捧着“水果碗”实现增收,绘就出一幅“果香富民、温情满村”的乡村振兴图景。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毛羽
编辑:王敏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