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巡回审判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交通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7月2日上午,会同县人民法院林城人民法庭将审判庭搬进大石板村村委会,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包括人大代表、村干部在内的20余名群众代表全程旁听,零距离接受法治洗礼。
2024年9月10日深夜,彭某驾驶小型轿车行经将军北路城北加油站路段时,与杨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经交警部门勘验,认定彭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杨某因未佩戴安全头盔等违规行为承担次要责任。这场意外导致杨某全身多处创伤,住院治疗耗尽医疗费用10万余元。出院后,双方就赔偿事宜多次协商未果,杨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仔细研读卷宗,发现该案具有典型警示意义。7月2日9时,随着法槌庄严落下,这起牵动人心的交通事故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庭审中,法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组织双方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并适时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在法官释法明理与感召下,双方当事人就赔偿金额及履行方式达成调解协议,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无论是驾驶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庭审结束后,法官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案情。当讲到杨某因未戴头盔加重伤情时,旁听群众不禁发出唏嘘。针对村民提出的“农村道路是否需要佩戴头盔”“私了协议法律效力”等热点问题,法官逐一耐心解答,并现场发放《交通安全手册》。
“看着伤者的病历和赔偿清单,才真正明白交通事故的代价有多大。”参与旁听的村民李某感慨道,“以后骑电动车一定戴头盔,过马路绝不抢红灯。”村民们纷纷表示,这场“家门口的庭审”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温度,今后将从出行细节入手,严守交通规则,守护家庭幸福。
此次巡回审判是会同法院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通过将司法服务延伸至乡村基层,以真实案例推动法治观念入脑入心。会同法院将继续深化“巡回审判+普法宣传”机制,用身边案例教育身边人,以司法力量守护万家灯火平安。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胡昭娣
编辑:毛羽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