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我们村·‘象’未来”湖南双牌县乡村文化振兴网络传播主题活动现场。(徐士洁/摄)
本月中旬,第二届“我们村·‘象’未来”湖南双牌县乡村文化振兴网络传播主题活动在双牌县启动,观潮君和众多媒体记者一起,和双牌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也近距离观察了这里的“棋路”。“卒”是棋盘上数量最多的棋子,某种意义上,“卒”像极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大多数普通县,发展基础“中规中矩”、区位优势不算明显、产业空间束缚较多。就如总人口只有15.18万人的双牌县,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县域经济棋盘上,与绝大数“卒”相比,别无二致。近年来,双牌县却靠着“日拱一卒”的定力,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棋盘上,走出了颇具特色的“双牌棋路”。“卒”在过河前,只能往前走,即使过河后,也不能向后退。虽然先天禀赋和基础条件不算优,但“卒”最不缺少的,就是锐意进取的心和只进不退的勇气。双牌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5%,人均林地面积居全省首位;湿地保护率高达94.36%,居永州市首位,并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等多项称号。
双牌县2023年共接待游客489.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1%、73.14%,旅游总收入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双牌在发展其他产业方面,并没有“躺平”,而积极探索闯新路、谋新篇。比如,依托丰富的竹木资源,双牌将竹产业列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11月1日,“以竹代塑”国家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双牌举行。会上推介了6个竹产业项目,授予双牌县“以竹代塑创新实践基地”称号。还比如,双牌县积极引进新能源项目,目前全县共有14个风电项目,已建成多个风电场。
比如,在发展旅游方面,双牌县提出“1147”战略,即抓好县城板块核心、阳明山景区“旅游龙头”,桐子坳、花千谷·月湖、青龙岩、云台山“四个支点”,辅以七个乡镇打造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观潮君注意到,为了稳步推进“1147”战略,今年8月和10月,双牌县接连两次召开文化旅游产业调度会。在发展竹产业方面,双牌编制了2020至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也是稳打稳扎,力求一张蓝图绘到底。具体来说,建立了竹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1000万元竹产业发展基金;建成了竹木产业智能科技园和竹木深加工集聚区;成立了“吴义强院士团队创新工作室”,并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深度合作,力争本地竹木资源利用率达40%以上。竹子是一节一节生长的,产业也需一步一步培育,唯有这样,才更有韧性。县域经济发展同样如此,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路就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在某些条件下,一颗小卒子,甚至也能发挥不输“车”“马”的作用。
▲4月23日,第十五届湖南·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杜鹃花会)暨2024湖南避暑旅游季开幕式在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有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以上来双牌康养的“回头客”达164万人次,康养这张“牌”越来越有影响力。还比如,在科技创新推动下,双牌的竹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全县竹木产业综合产值迈上20亿元台阶,预计今年实现外贸出口2000万美元以上。以泷泊镇霞灯村为例,通过省委网信办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扶,该村不仅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还依托花千谷·月湖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棋盘上,每一步落子都蕴含着当地的智慧与远见,双牌县以其独特的“棋”路,或许能为更多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的“卒”们,提供一些启示。<img src="https://img.rednet.cn/2024/11-26/0a6c3c61-cad4-4d08-9467-b7bf191f2c05.png" _styleapp="width: 1080px; height: 292px; "" style="max-width:600px;">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