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笔者来到会同县林城镇东门社区县残联干部家属区梁厚明家采访。这位和蔼可亲、年过六旬的梁老人克服了儿子意外致重残和长期患病住院的痛苦,十年如一日坚持资助120多名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累计捐献金额10多万元,他以慈善的心和无私的爱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助学关爱之歌。
今年63岁的梁厚明是会同县堡子镇新塘村人,他相继在县一中、二中、三中及县教育局等单位工作,多次被市县教育系统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10月,梁厚明作为优秀五老典型,被怀化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在倾心教育事业、关爱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背后,梁厚明自己却有着巨大的伤痛。在1985年下半年的一天,妻子李智莉带着1岁多的儿子来县原防疫站上班。由于工作繁忙,照顾不周,儿子不小心从二楼办公桌上翻出窗户外,摔下3米多高的水泥地板上,不省人事。经县人民医院全力抢救治疗,才捡回了孩子的性命。由于儿子大脑及神经受损伤严重,造成了终身多重一级残疾。儿子经常睡觉,沉默寡语,上不起学。30多年来,梁厚明、李智莉夫妇带着儿子赴长沙湘雅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和贵州省黔东南医院、怀化市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由于儿子精神失常,脾气暴燥,2011年,梁厚明与李智莉把儿子送入怀化市第四医院进行长期住院治疗。为医治儿子的病,他们花完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钱。
面对这一沉重打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教师的梁厚明,在安顿好妻子后,咬紧牙关,坚定信心,不畏惧困难,昂首挺胸,节衣省食,继续做好教书育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今年4月下旬,梁厚明从县乡关工委处得知蒲稳侗族苗族乡中学、小学有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和留守儿童急需得到帮助支持,特意赶到蒲稳中学,为杨珍香、侯彩云、唐丽凤、唐梦怡等20名贫困的中、小学生及留守儿童各资助了500元爱心款,共计人民币10000元。
去年11月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梁厚明与家人在县体育广场散步。当途经县武术协会门口时,看见一名身穿旧衣服和破鞋子的少年正在跟教练专心习武。通过教练介绍得知,这名孩子是林城镇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名叫粟新原,父母离婚,爷爷患病,靠奶奶在县城做清洁工挣钱过日。梁厚明知道后二话不说,掏出400元钱拿给该学生,要他买一套新衣服和鞋袿,并叮嘱他要好好学习,安心练武、强身健体,长大后报效祖国。学生接过钱后连声说:“感谢梁爷爷!感谢梁爷爷!”
2015年5月28日,梁厚明得知与县城小博士幼儿园的40名小朋友没有书包,便出资1600元买了40个爱心书包和文具盒送给了孩子们。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他先后为肖家学校、粟裕中学、堡子中学等学校捐资3万余元购买图书、杂志等书籍;2018年以来,他捐资4万元,资助宝田明德学校、炮团学校、堡子中心小学、蒲稳中学和小学等学校的80名山区贫困孩子及留守儿童。
梁厚明不仅对学校、留守儿童、贫困青少年进行解囊相助,还积极向社会及相关单位捐献资金开展活动。2017年5月,他向县老年大学捐资2000元,用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暨故事演讲活动;2019年9月30日,梁厚明特赶到怀化市洪江区捐献2500元,用于支持该县老知青主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暨文艺汇演活动;2021年,县西区商会组织主办“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演出,他当场捐款1500元;县太极拳协会成立和举办活动,他又捐了2000元……
梁厚明与爱人李智莉夫妻俩的退休工资不高,靠开办一家小实体店增加点收入。这些收入都化作他对困难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可是自己一家人生活却非常简朴,同时他每月定期还要去怀化市四医院看望住院的儿子和缴纳医疗费用。
“做慈善,献爱心和帮助他人是我的一种信仰,是一种人生追求,是一种精神财富积累,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今后,我决心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去帮助更多自己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和孩子!”梁厚明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廖名地
编辑:张艺叶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