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摊点、大民生,地摊经济看似微不足道,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炎炎夏日,我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规范“烟火气”十足的地摊经济,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7月31日,当夕阳敛尽余辉,不少市民饭后走出家门来到县体育广场,散步、逛街、玩滑板、跳舞……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摊点也给城市的夜晚带来了更多活力生机。
晚上9点左右,广场舞大军散去,热乎乎的臭豆腐、鲜美的章鱼小丸子、清凉的冰凉粉、香喷喷的铁板烧等美食使得整个广场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伴随着商贩的吆喝声和顾客们的询价声交织成了一幅瑰丽生动的夜市图。
正在摊位直播的二十多岁小姑娘名叫梁灿,七月份开始,她的柠檬茶摊出现在了体育广场,每天都能引来一堆顾客。记者来到她的摊边时,她又接了一个200元的“大单”。
“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就出来准备,就是来创下业嘛,收入情况还可以,正在努力嘛,年轻人就是要多来打拼下。”梁灿说。
“地摊经济”满足了消费者近端采购、喜欢热闹、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但是要说这个夏天会同街头最火的摊点是什么?冰凉粉,一定是当之无愧的“网红”,在体育广场冰凉粉摊数量就有20余家。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下,摊主们也开始思索一些创新的销售方式,比如这样一位小哥,他推出了“自助”冰凉粉,在他的凉粉摊上,薏仁、珍珠、西米、芒果、西瓜等26种配料可自行搭配任意挑选,这种创意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
“因为我们县城现在还没有做过这种自助冰凉粉,比较有特色嘛,这条街上大大小小有十多家卖凉粉的,必须做出一点特色才能抓人眼球,吸引客户,大家都喜欢吃新鲜的玩意是吧。” 摊主李承骏说。
李承骏还向记者介绍,他白天经营电商,晚上出来摆摊,每天备货大概要花费40多分钟,几个小时的销售额能达到200左右。
烟火传情,生财有道,夜晚广场上的这些百花齐放的摊点,不仅扮靓了城市的夜景,点亮了“夜经济”,也点缀了市民们平凡幸福的生活,在凉爽宜人的夏夜,画出了一张张惬意的笑脸。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毛羽 家兴
编辑:唐家兴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