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位来自怀化的24岁女孩。她叫粟晨,是一位来自侗族的会同女孩。
2022年初的北京冬奥会将令她永生难忘。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她作为56个民族中的侗族代表,身着民族服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传递五星红旗,展示着民族团结的大爱。
粟晨冬奥会开幕式表演民族服装定妆照
粟晨2018年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我能参加冬奥的开幕式,其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这要从演员选拔开始说起。”说起这次难忘的经历,粟晨激动地回忆。2021年9月,当时正值研三的粟晨,参加了一个大型活动的选拔,当时的她并不知道是奥组委进行演员选拔,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说出你对冬奥的理解和情感”。粟晨谈到,她的父亲是一名体育老师,从小跟着父亲看奥运的自己对体育精神有着深刻的认识。粟晨说也许是这一点打动了选拔者。
能从无数报名的志愿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旗传递仪式中的一员,粟晨是非常幸运的。她说,在那么神圣庄严的时刻,能与全国各行各业的代表、国家功勋人员、56个民族的代表一同传递国旗,她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各民族参演代表与总导演张艺谋合影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粟晨身着的华美民族服饰上,别着一枚小小的党员徽章。“党员徽章不仅是一个身份的标识,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2021年9月起,粟晨和其他代表们一起经历了层层选拔和长达五个月的训练。
“光是上下场方式组委会就设计了好几个版本,上场的步速、接旗和传递的速度都经历了无数遍调整,力求做到精准。”粟晨说。
“冬奥的国旗传递要求每个人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既要丰富也要克制,什么时候抬手、如何接过国旗、如何传递给下一位同胞……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不同的情感表达。国旗传递到手上表达的是激动与热爱;国旗传递出去缓缓落手,表达的是不舍与留恋;转身驻足探身凝望,表达的是一同向未来的决心与勇气。”
当晚的北京,气温低至零下,身着单薄服装的粟晨,站在露天的鸟巢中央,却并不觉得寒冷,或许那一刻的热血涌动,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我和我的祖国》“后台版”
最后呈现的效果,令所有人动容: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悠扬的乐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冰蓝色的场馆中,经过了小朋友、各民族代表、各行业先进模范代表之手,传递到国旗班战士手中,再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缓缓升起。
国旗传递现场视频
整个活动中,粟晨身上美丽的侗族服饰总是能吸引很多人的关注。在彩排、备场的时候,总有人向她打听关于侗族的方方面面。
粟晨坦言,侗族有数百万人口,能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场合,代表自己的民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份使命和责任,更是无比的荣耀与幸运!
“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我发现侗族文化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身为浙理校友,一名侗族女孩,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可大有作为。我会尽可能地向他们推介家乡的鼓楼、风雨桥和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他们介绍侗族的风俗和文化,为传承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粟晨说。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付俊华
编辑:唐家兴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