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返乡,乡村充满了新春的喜庆氛围。日前,记者走进会同县高椅乡高椅古村,体验“打糍粑,吃黑饭”等迎新春民俗活动。
家家户户打糍粑,是记忆深处的浓浓年味。高椅古村的家庭主妇们提前一天或几天开始用黑饭叶汁水浸泡糯米。糍粑开打当天,村民们一大早就架锅烧起熊熊大火,灶房里开始了忙碌,将浸泡好的糯米用竹箩盛好沥干水,放在甑里蒸熟,随着一声“起甑喽”的吆喝声,揭开甑上盖子,蒸熟的糯米饭香飘散满屋。
主妇们把蒸熟的糯米饭盛放到刷洗干净的石臼,男人们就手持粑锤,围着石臼,锤起锤落,一槽黑黑的糯米饭被锤得粘稠柔韧,散发出香甜的气息。捶打成泥状的糯米饭被铲上放到涂抹了茶油或蜂蜡的案板,妇女们便围着案板将其分解为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小团子,然后将它搓圆、压扁,于是一个个形如“墨玉”的黑糍粑便制作而成。
软糯的糍粑散发出特有的清香,食之柔软细腻,有嚼劲,味道极佳。闻着糯米香味,看着糍粑的诱惑,大人小孩都会趁热掰一块品尝,嚼出浓浓乡愁,也嚼出浓浓的年味儿。农村人逢年过节走亲戚常把糍粑作为上品,糍粑成了亲情的“黏合剂”,更是团结、力量与幸福的象征。
“这台自制的石臼是当年爷爷传给父亲的,父亲又传给了我。看着一摊摊的糍粑打出来,感觉这才算是过年。”打糍粑的粟大哥介绍说,小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石臼,年年都会打糍粑,“现在过年打手工糍粑的越来越少了,我坚守了20多年,期待着传统民俗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带给人们对故乡一份真诚的思念。”
打完糍粑,晚餐也就正式拉开序幕。高椅的特色黑泡茶、黑糍粑、黑八宝饭一样样被端上桌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你一句我一句,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全在饭桌上交融,家家户户明亮的灯光、红红的灯笼,让高椅古村的年味愈加浓烈。
近年来,会同县大力实施高椅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与利用项目建设,遵循“活体村落、原态保护、产业支撑、文化挖掘”的原则,全面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与维修、村落环境综合治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保护性新村建设、交通条件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传统村落管理创新、产业支撑拓展建设等。“山水相依、宜居宜游”的传统古村落让村民群众的好日子越过越甜。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付俊华 通讯员 王珏
编辑:王敏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