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会同县公安交管中心立足实际,“升级”措施,持续挥重拳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两车”交通乱象,取得了良好整治成效。截至8月中旬,该中心共查处“两车”涉牌涉证、非法改装、驾乘摩托车电动车未戴头盔等各类交通违法2000余起,收缴遮阳伞650把。通过“两车”集中整治工作,会同辖区路面通行秩序明显好转,群众对“两车”安全驾驶意识进一步增强,辖区“两车”头盔佩戴率提升至60%以上,“两车”交通事故下降70%以上,有效地净化了道路交通环境,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两车”交通违法高发的问题是今年全县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的一项重点内容。
“对交通顽瘴痼疾的打击就是对交通事故最好的防控!”该中心在开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两车”整治动员部署会上着重强调。他们结合“减量控大”、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等重点工作,加强对城区“两车”交通违法行为的规律、特点进行调研,在充分摸清、掌握辖区“两车”交通违法行为行驶区域、出没时段等规律的基础上精准出击,突出上下班高峰期为重点整治时段,突出重点整治路段,通过采取“卡点加勤、中队加岗、集中整治”的模式,切实加大对“两车”不遵守交通信号、违法载人、逆向行驶、非法加装遮阳伞,超员、不戴安全头盔、逾期未检、报废车仍上路行驶等交通顽疾的整治力度,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全面压降交通违法行为。
“针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两车’在农村存量大、分布广、违法普遍、管理难而农村中队警力不足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农村地区的‘两车’问题采取‘断源行动’进行靶向治理”。该中心副主任刘建军介绍。为解决农村地区“两车”管理难的问题,该中心积极借力县整治办、道安办平台,组织乡镇“两站两员”、“一村一辅警”走村入户,从源头上对“两车”进行摸底排查,对车辆和驾驶人基本情况信息进行梳理、采集,完善管理台账,建立健全相关档案,并对排查出来的未按时年审、带病车、非法改装、逾期报废等违法车辆进行整改,全力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同时,依托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切实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神经末梢的管理作用,加大对骑乘“两车”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非法载人、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劝导力度,形成群防群治的管控合力,确保骑乘“两车”安全头盔佩戴率明显提升,涉摩涉电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交安整治,宣教先行。为浓厚整治氛围,该中心联合县整治办出动宣传车和利用农村“大喇叭”开展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大力营造舆论声势,争取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及配合“两车”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同时,结合“五进”宣传工作,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集市、社区、车站、广场等人口密集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展板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公布开展整治“两车”交通违法专项行动的有关政策,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督促摒弃交通陋习。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梁高中
编辑:张艺叶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1/08/19/982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