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梦想,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的幸福坐标。
当白云飘过蓝天,阳光洒满林城,我们倾听着会同的小城故事——
五年来,会同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用激情描绘美丽家园,用汗水浇铸幸福坐标。
“十三五”期间,全县始终坚持精心规划、精细管理,不断提升魅力林城的功能品质,会同家园演绎了一场化蛹成蝶的美丽嬗变。
鸟瞰会同县城
通过积极争取,会同县成为怀化市唯一的省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县。县委书记周立志亲自部署成立县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积聚各方力量,加速小区改造,2019年至2020年申报的48个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突出单位,并被列入全省八个重点扶持县。
“加强党建引领”“成立业主委员会,动员居民参与”“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等相关经验做法入选2021年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在全国范围进行推介,成为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县级城市。
漫步在会同县林城镇东门社区的长田电站、白岩坳金矿、水泥厂家属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路面、宽敞的通道、干净的小区庭院。更亮眼的是小区围墙上一张张关于水泥冶炼、黄金开采相关的老照片。
“三合一”家属区的文化墙讲述着长田电站、白岩坳金矿、水泥厂的历史
长田电站、白岩坳金矿、水泥厂家属区3个小区均建于上世纪90年代,风格相近、区域相邻,县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决定将这3个小区“合而为一”进行改造。
“这次小区改造,既舒适,又有情怀。特别是这个文化墙,贴的许多照片都是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提供的,令人很感动,勾起了很多回忆。”会同县水泥厂家属区居民张宗荣跟记者说。
“过去因为小区缺乏管理,一片脏乱差。去年经过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小区秩序井井有条,卫生干干净净。”正在小区散步的居民龙国光说,会同老旧小区改造注重打造各小区的特色文化,按照“一小区一主题”,项目指挥部发起的“征集老照片老故事,留住城市中的乡愁”活动,激发了居民的自豪感、归属感。
长田电站、白岩坳金矿、水泥厂“三合一”小区党支部书记雷太其介绍,这3个家属区之间以前有围墙,如今拆掉了围墙,让居民的心也更近了。“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让小区更漂亮了,更增加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这一切都得感恩党的政策好,也坚定了我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雷太其说。
航拍下的奥林匹克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难在“改”,更难在“造”。如何才能接地气、暖民心?
会同县通过“共同缔造”这一法宝,充分发动群众,坚持共建、共治、共享,问计于民、聚力于民、造福于民,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不仅是硬件提质的舒适感,更是精神提升的幸福感。
小区历来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会同县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让改造成果可持续。
在各改造小区设立党支部,会同县构建起“城镇大党委—社区党工委—小区党支部”的党建组织服务体系;各小区党支部组织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进物业企业进驻服务或由党支部牵头成立物业管理服务公司,构建起“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红色物业”有效解决了小区“由谁来管”的问题。
老旧小区也有了文化宣传橱窗
“政府引导、居民主体、示范带动、协调推进”,会同县老旧小区改造坚持紧紧围绕小区居民、精心服务居民、全力保障居民权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以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投入“大资本”,“单点改造”向“集中连片”推进,“重基础”向“全提升”发力,“无人管”向“众人管”突破,“老旧小区”向“智慧小区”逆袭,真正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实现了城市的空间优化和品质升级。
而这,正是会同全力推进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城市、浇铸幸福坐标的一个缩影。
宽阔整洁的林城大道
如今的林城,如凝固的诗、流动的歌、优美的画,充满朝气、灵气、大气,更加文明、和谐、宜居。
沿秀丽的会同河畔而行,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商铺,错落有致的小区。璀璨的街灯,摇曳的垂柳,将县城装扮得格外美丽。入夜时分,广场上飘荡起欢乐的笑声……
美丽会同一隅
这五年,会同县深入实施县城“北扩东进西拓”战略,城区路网实现“三纵三横”到“七纵七横”跨越,城区面积从4.5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
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供排水、供电等市政设施大力推进,新建停车位近5000个,完成临街立面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市容环境提档升级。
专业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建成西区农贸市场,完成城东农贸市场改造,夜宵市场建设加快脚步,专业建材市场一期项目完工。
创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长效管理水平。县殡仪馆、公墓区建成使用,实现县城区集中治丧、移风易俗。
十三五期间,会同县成功获评全省卫生县城、文明县城。
美丽枫木村
山清水秀的漠滨乡集镇
在城区,一处处靓丽的“巨作”,构筑了一幅动人的画卷。在农村,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变化天翻地覆。
集镇环境整治和提升工程全面完成,7个建制镇污水治理项目落地,新建改建和维修集贸市场20个,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完成90个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运行模式实现230个行政村全覆盖,乡村处处山青水绿。
安全饮水入村入户;农网改造翻山越岭;农村交通四通八达;网络联通四海九州;“厕所革命”成效显著。
枫木村、高椅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上坊村、大坪村等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会同县获评全省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数字乡村试点县、农网改造示范县。
城市蓝图变成现实美景,幸福笑容绽放市民脸庞。
炎帝故里,大将家乡,宜居城市的幸福坐标用全县37万人民的智慧汗水铸就!
小城故事,大美会同,趁着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东风,一幅日新月异壮美的现代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会同融媒
编辑: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