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辉煌的五年·喜迎会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 系列报道之二 | 教育篇:自信,在这里启航

来源:会同融媒 编辑:许诺 2021-07-27 18:21: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多年来,会同县委、县政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县呈现出“学校不空心、教师不外走、生源不外流”的教育自信。

2018年教师节前夕,新华社《每日电讯》以《会同:山区贫困县的“教育自信”从哪里来》为题,对湖南省会同县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深度报道。

下载_副本.jpg



一时间,“会同教育”迅速引发全国各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会同教育在短短数年时间,实现了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的成功“蝶变”?让我们回眸近年来会同教育的成长历程,探究贯穿其中的“教育自信”和使命担当。


大投入 使学校成为高地

扎根大地办教育,与时俱进谋发展。会同县把稳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作为建设教育强县的重头戏来抓,按照“搬迁调整一批、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把一所所学校建成了当地的文化高地。

会同一中航拍-杨钦.jpg

会同一中

“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6.2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在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其中投入1.45亿元新建城北学校,投入7200万元新建会同县芙蓉学校,投入5500万元在建高椅芙蓉学校。

会同县属于中西部后发展地区,尽管财政紧张,但对教育的投入却出手大方。为了集中财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会同县压减了一些投资项目,但教育项目“一个也没有停”。

会同县城北学校航拍.BMP

城北学校

一系列扩容提质、改造升级的“大手笔”,使会同全县城乡教育基础设施面貌焕然一新,夯实了教育发展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协调发展。近些年来,全县新增学位2万余个,2018年一举化解城区义务教育超大班额122个,2019年化解大班额80个,2020年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


硬措施 让教师坚守情怀

“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是会同县委、县政府的关切。从教师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会同出台八条硬性措施,这八条硬措施包括教师编制、师资配置、职称职级并行、岗位聘任管理、工资待遇、银龄讲学计划、教师荣誉激励等。这八条措施相对以往的激励制度,有不少突出的亮点。

硬措施让老师“留得住”

打破教师编制固化。对全县教师编制进行合理分配和调配,及时增编补编,并独立增设公办幼师编制,统一挂靠教育局管理,此举补强了教育链条的“短板”。

打破职级晋升瓶颈。参照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办法,为教师解决高一级职称相应的工资待遇。所获职称不受学校编制限制,可以跨校流动、跨校评聘,且随需随聘,随进随出,此举解决了教师晋级难和交流难的问题。

打破公开招考限制。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采取了赴院校直接考核的方式公开招聘教师,不受开考比例限制,并出台补偿学费、安家费标准和购房优惠5%的政策。

打破奖励局限。专门设置教师绩效奖励,对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或有其他突出贡献的及时给予奖励,并授予相应荣誉称号。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注入教师奖励基金,用于帮扶和慰问家庭经济困难的教职工,安排300万元教育教学质量奖,用于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名优教师、校长。

微信图片_20210727180411.jpg

“送培到县”让更多教师拥抱师德情怀、拥抱教育梦想

为消除村办小学出现的“空心村”现象,县里出台“银龄讲学计划”,返聘对农村教育有感情、愿意回乡教学的退休教师到村小任教。

此外,会同县还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唤发了教师安心从教的激情,稳定了教师队伍这个教育发展的根基。

“特级教师”饶菊芳为了山区的孩子们,她放弃了多次外调的机会。她动情地对记者说:“我想尽我所能,为生我、养我、培养我的家乡,尽微薄之力,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前些年,外地使用超常规手段,开出优厚条件到会同“挖人”,少数教师因此出走。会同一中地理骨干教师粟明坤也曾到贵州某县从教,在尊师重教政策感召和领导的劝说下,他回到了会同。

会同一中地理骨干教师粟明坤说:“近几年来,我们会同县委、县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高会同教师待遇,待遇提高了,我就回来了。”

在会同,像饶菊芳、粟明坤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正因为稳住了这样许许多多的老师,会同的教育才奠定了好的根基。


强质量 助学生钟爱桑梓

“唯有自身璀璨如星空,如钻石,如珍珠,才可让人于万千沙砾中发现自己”。这是会同一中毕业生梁雨琪在湖南高考满分作文中的一句话。质量是一个地方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师在坚守 、学生挖不走”的自信基石。

然而,会同的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生源流失就一度对会同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由于生源流失,会同县高考升学率曾出现滑坡,并由此引发全县初中、小学办学质量下滑的连锁反应。

20181009县一中学1[00_02_54][20171220-170138-0].BMP

为稳住学生,给“择校热”降温,会同的决策者们又亮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在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师资。2016年至2020年共补充教师987人,目前全县有在职在岗教师3092人,三年净增教师300余人,为学校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为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会同从通识辅导到课件制作,从优课展示到相互交流,实现了县本级培训规模、培训模式、培训效果的突破。采取压担子、结对子、搭梯子、成立名师工作室等办法,推动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近年来,涌现出了以罗长海、谭喜凤、胡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

20190301040144576.jpg

全国优秀教师罗长海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学生,安心留给家长

会同还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取缔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网吧、电游室、KTV、流动摊贩等影响教育教学的场所。为化解学校安全方面的风险,县财政统一为在校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为方便学生上学,县里还免费开通公交车,接送教师和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会同县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始终坚持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下功夫,使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ab3d23e314584ac98fbbc25c29fb9634.jpg

阅读融入课堂,共建书香校园

7103bc76f727494da1312b50323b48ec.jpg

一完小开展“六·一”艺术节展演

舒适的校园、安全的环境、高质量的教学,让孩子们不再选择背井离乡到外地上学,家长们减轻了不菲的学杂费、住宿费、路费,免了陪读,增了亲情。

“把女儿放在会同读书,我们做家长的十分放心。”这位叫黄建国的家长,女儿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曾经也动了送女儿去长沙接受更好教育的念头。后来一家人经过反复考察比较后,出于对会同教育的信心,他们坚持把孩子放在一中上完高中,后来女儿考上了某知名大学医学院。会同县第一中学校长黎菊发告诉记者:“现在好多家长送孩子出去上学变得更加谨慎了。我们会同的教学质量在怀化市就数一数二,没必要送出去。”

学生稳住了,曾困扰校长和老师的难题迎刃而解。教师们安心从教,辛勤的劳动为他们带来了最好的回报:会同县2018、2019年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湖南省教育强县”。高考、中考连续九年排名全市各县(市、区)第一,今年高考我县学子粟稚媛、石堡华考入清华大学,佘嘉欣考入北京大学。

春雨润沃土,甜果满枝头。教育是照亮社会文明的阳光,会同教育,梦想做那最自信的一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会同将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追求教育梦想,将教育自信的道路走得更坚实、更宽广!

来源:会同融媒

编辑:许诺

阅读下一篇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