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紧贴民生抓创建 汗水浇开文明花

作者:何乐川 张志钦 编辑:redcloud 2017-09-04 00:34:14

  

 

  2017年5月25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对2016届湖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标兵单位和文明家庭等进行表彰。会同县获评2016届湖南省“文明县城”。

  2013年成功创建“湖南省卫生县城”之后,“广木之乡”会同一鼓作气,2014年便接着启动“湖南省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三年来,会同以“全国生态名县、全省能源强县、特色农业大县、幸福和谐家园”为发展战略,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紧贴民生,共投入各类经费9.7亿元,着力推动文明县城创建。现迈步会同,一条条整洁的城市街道,一处处美丽的绿地公园,一座座和谐的居民小区,一幕幕缤纷的生活场景,正是这“山水林城”会同县城的一张张文明剪影。

  

 

  会同,会呼吸的文明小城

  强化组织保障,让创建步伐更有力

  “我们既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不仅要抓好‘硬’环境的治理,还要抓好‘软’环境的提升,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提高生活幸福指数!”在全县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县委书记杨陵俐多次强调。

  为形成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解决好文明创建过程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会同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64个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等“一室八组”,负责全县创建工作“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查落实”。每个创建工作组均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挂帅,严格落实“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管辖、谁负责”工作体系,对创建任务进行目标量化管理,严格考评奖惩,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文明劝导

  文明巡导驿站,让城市生活更有序

  “文明劝导岗不仅要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引领,成为文明‘基地’,还要植入服务意识、管理意识,成为文明创建的‘服务台’、‘加油站’。”在深入一线开展督查和指导中,县长周立志多次指出。

  

 

  爱老敬老

  在城区重要路口和路段,总有一批头戴红帽、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引导车辆规范停放,监督乱扔乱倒乱贴乱画现象,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帮助老人、小孩安全快速通过斑马线,成为“林城”会同引人注目的“文明景观”、“红色动力”。随着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人人争做城市主人翁、人人都为文明创建添光添彩生动局面形成,一条条道路舒展“婆娑皱纹”,一个个角落更加“青春靓丽”,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大为改观。

  

 

  文明红旗迎风飘

  加强基础建设,让城市品味更“有味”

  “这里宽敞、整洁、平坦,绿化、美化都好,临山近河,空气新鲜,我们就爱到这里走走、坐坐。”县城西区城市广场,是市民唐先生休闲最喜欢去的地方,他说,那里有山歌会、象棋局、胡琴演奏……市民文化生活很丰富,就是只看看、听听,也会很“有味”。

  

 

  绿地广场 城市乐园

  近年来,会同累计投资1002万元,完成了县城西区五号公路、解放街、改河街、南正街油路改造,解放街、改河街人行道板改造,西区商贸城水泥路面改造及绿化;投资1500万元对县城区进行了亮化、美化;在城区主干道36个点安装高清电子监控设备43个;完成城市污水管网二期、城中村和背街小巷改造等项目建设;投资1200万元对沿河风光带进行了绿化;投资59万元新增城区停车位100个;投资48万元完善了城区道路指示牌;推进粟裕公园、天马山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沿河观光带等项目建设;先后启动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和城市文化广场、休闲广场、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高椅民俗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城市绿地公园

  弘扬文明正气,让城市环境更温馨

  “几十年来,他对养父母视同自己亲生父母一样,从未有任何怨言,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为老人端茶送饭,从未让老人家吃过一口冷饭剩菜,老人生病治疗总是亲自照料、护理。”说起堡子镇堡子村王西之,该村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当地有名的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好榜样。

  

 

  关爱留守儿童

  为“会”聚正能量,“同”创文明城,会同县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抓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让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让更多群众体会“身边的感动”,营造“评选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其中,第一届道德模范刘芳政2014年被评为“中国好人”、荣获湖南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二届道德模范明海平家庭荣获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各社区、机关单位积极开展“文明你最美”演讲活动,设立道德讲堂对市民进行文明礼仪知识培训计3万余人次。加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全县注册志愿者29700余人,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天天有、周周有、月月有”的局面。全县主流媒体火力全开,及时宣传会同文明新风,曝光不文明现象,狠抓教育引导,提升文明县城原动力,城市环境更文明、更温馨。

  

 

  温暖

  改善社会环境,让林城市民更幸福

  “现在许多事项都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工作人员还为我们提供‘延时服务’,我们老百姓办事方便多了!”在会同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虽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工作人员考虑到一些百姓路途远、不方便,为让群众少跑路,林业、工商、国土、公安、房产、民政、残联等多个窗口主动加班加点延时为等待办事的群众办理相关证照,赢得群众一片称赞。

  

 

  服务窗口微笑服务暖民心

  文明创建中,会同大力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积极推行“两服务五机制”,积极创建廉洁高效政务环境,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满意度达92%以上。近四年,会同基础教育和高考综合排名连续处怀化市前列,一批教育建设项目加快实施;新农合参合率达98.5%;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基本养老保险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各项民生事业的新发展,大大提高了市民生活幸福感。

  

 

  文明和谐小区一隅

  创新社会管理,让创建工作更长效

  “网格化让环境卫生经得起‘细看’、基础设施经得起‘细查’、管理服务下得了‘细心’……”会同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结合村级互联网+民生服务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河长制落实等内容,将城乡纳入网格化管理并加以考核,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逐步形成公共服务网络化,城乡文明常态化,事务管理规范化格局,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扎实有效开展。会同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建设,乡村风貌管控,历史民俗文化及生态特色挖掘,“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等建设,财政引导资金300万元建设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先后投入6千余万元对传统村落进行整体保护和利用;投资2.58亿元新建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1.14万平方米,建成村卫室310多个,实现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和“一卡通”;18个乡镇文化站、230个村级农家书屋功能齐全、运行良好,乡村文明发展有力把全县文明建设向新的高度整体推进。小城会同一如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珍珠,更加闪亮……

  

 

  整洁的城市街道

作者:何乐川 张志钦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