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当有赚有亏,没哈数”
鹤城区黄金坳镇坪星村,鹤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近600亩蔬菜生产基地,就洋洋洒洒、大大方方地坐落在这里,公司负责人徐东凭着一种“土里刨食”也能建功立业的执拗情怀,从娄底老家来到这里悉心摆弄菜篮子工程,迄今已15载。去年他将与村委会的土地流转合同续签30年,明摆着铁了心要跟“菜根谭”硬钢到底。
“这个行当有时有钱赚,有时要亏本,没哈数的。”徐东快人快语,“我前年就亏得一塌糊涂,主要原因是菜价太低。”2023年,不期而遇的低迷行市使他基地里很多蔬菜摆烂,他懒得安排人手去采摘,当时粗略算了算账,如果把这些菜都收拢销售,所费人工成本大大超过销售收入。去年时来运转,菜价懵懵懂懂一路飙涨,他没费什么心思,就净赚了大几十万,全年总体经营收入由此进阶千万元。“今年又不行了,紊乱不堪的心电图又找不着北了。”他讪笑道,“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的常规销售还在亏,搞不懂冥冥之中那柱香又烧到了哪个庙门。”好在4、5月份,他的20几亩桑葚丰收,他请来抖音直播密切合作,一场“桑葚秀”玩下来,光门票收入就进项6万多元,加上七七八八,好歹几十万的赚头,多少是个安慰。
“菜根谭”念活了麻阳广大农民的“致富经”
鹤翔在怀化城区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佳惠超市和大毛超市,上半年主要发了红苋菜、黄瓜、辣椒、空心菜、菠菜、小白菜等时鲜,单价多半为0.8元到1.5元(单位每500克,下同)不等,同比锐减6成左右,基本上是个保本经营。“我去年的丝瓜批发价是4元,超市卖6元,今年分别只有1.5元、3元,比不得。”他不由感慨,“上半年就这么完了,下半年要到9月份以后再看。”多头经营可以规避经营风险,除了跟大超小超密切合作外,他也拿下了城区部分机关、学校食堂的订单,经营台账好看不少。
鹤翔公司已基本习惯复合经营,两条腿走路,种植养殖一起上。种植基地养了不少家禽,鸭子最多,鸡、鹅也有一些,去年光卖鸭子就卖掉1.3万只,同样一只鸭,去年批发价13元,今年端午节期间只有11元,尽管如此,种养结合还是弥补了不少菜篮子亏损。基地还养猪,不过数量有限,自我消纳,徐东甚至突发奇想,开发出30多亩稻田,种植高标水稻,这两年行情居然不错,“今年养殖这一块估计能有10多万元收入,这个蛮开胃。”
专业大户有理由被高看一眼。2024年,鹤翔公司得到上级政策性投入支持,用于破旧蔬菜大棚维护升级,所涉资金投入量凡50万元,所建成的蔬菜大棚属于政府资产。徐东慨叹如今不光人才难求,甚至连人力都难求,因为年轻人普遍懒怠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侍弄几匹白茎绿叶,更为他们所不屑,“夕阳红”又心有余力不足,鹤翔公司里如今几无例外是跟班十多年的老员工,普遍年事已高,去年就不幸挂掉两个,找人替补迄今,无有接棒者。
鹤翔公司从来坚信渠道是个扛把子。作为老资格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它去年供港蔬菜48吨,却没赚到钱,利润几乎被中山方面的二传手吃干抹尽。事实上,除了怀化市场外,鹤翔所产蔬菜通过网上渠道,已在长沙、广东、北京、上海等地拓展不少销售端,后续业绩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
“篮”里成功刨食给了铁坡镇的乡亲们一个起早贪黑的理由
“铁”字号主打风味落差
论及料理“菜根谭”,不少小家碧玉自有其幽香扑鼻的独门绝技。中方县铁坡镇位于中方、洪江、溆浦三县交界处,境内最高点海拔1073米;最低点海拔175米,独特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为当地发展蔬菜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所产蔬菜纯天然、无公害、营养价值高。该镇蔬菜种植面积共计1630亩,有蔬菜大棚50余个,一年四季,辣椒、茄子、瓜类、豆类等优质菜蔬争先恐后轮番上市,丰富着四里八乡、县内市外广大老饕的餐桌与口福。
滋养“铁”字号菜篮子工程的权重元素之一,系源头多样、清冽甘甜的水源。铁坡镇溪流密布,水质得天独厚,灌溉出来的蔬菜,风味自不待提,此地常年天然降水也较为丰沛,得益于不断完善的各种小型水利设施,辖区丘陵山地已能满足蔬菜灌溉的基础需求,部分区域还可利用地势落差实现自流灌溉,降低灌溉成本。铁坡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温随海拔变化呈现差异,夏季高海拔区域气温较平地低3-5℃,适合种植甘蓝、萝卜等喜凉蔬菜,可避开高温对作物的影响,延长采收期;春秋季气温温和,利于叶菜类、豆类蔬菜生长,种植周期相对灵活。此外,镇内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多由丘陵山地风化形成,土壤透气性较好,适合根茎类蔬菜生长;部分山谷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经改良后可满足叶菜类、瓜果类蔬菜对肥力的需求。此种背景,催生并坐实了“铁”字号“菜根谭”的综合效益,2024年,铁坡镇蔬菜总产值达800余万元,周边群众因此人均增收400余元。今年6月8日、6月21日到6月25日,全镇普降暴雨,致使蔬菜被淹、大棚被毁,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
铁坡镇历届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蔬菜产业,成效可圈可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覆盖主要蔬菜种植区;对集中连片地块进行坡改梯改造,降低水土流失风险,提升土地利用率;支持蔬菜大棚标准化改造,对新建或加固抗灾大棚的经营户给予一定补贴,增强抵御暴雨、低温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联合县直相关部门组建“农技专家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技术指导,推广优良品种;举办蔬菜种植技能培训班,覆盖经营户、种植大户及脱贫户,培训提升规范化种植水平。同时引导广大经营户参保蔬菜种植险、大棚险等农业保险,对保费给予部分补贴,降低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灾后及时组织定损理赔,协助农户们开展补种、重建工作等。
铁坡镇党委书记张宏武介绍,“十五五”期间,他们将持续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与人才培养,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完善市场流通与平台建设,不断提高“铁坡蔬菜”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鉴于此,全镇蔬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总成)将加紧制定,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蔬菜产业投入等项工作将同步加快。
出自蔬菜基地的生态禽类,口感层次是否更丰富些?
力保整体平衡
历史上,五溪大地的“菜根谭”组合式交响每每峰回路转,令人唏嘘感慨。近年来,作为全市蔬菜产业或曰“菜篮子工程”主理部门的农业部门,紧紧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确保蔬菜供应稳定和安全、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蔬菜生产管理工作,屡见成效。
根据最新数据,怀化蔬菜播种面积在不断增加。2024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16.64万亩,同比增长3.24%;蔬菜总产量达到186.84万吨,同比增长3.87%;单产从2023年的1592.09公斤/亩增加到1601.82公斤/亩。
由于注重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全市涌现出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生产基地,鹤城区黄金坳镇三友蔬菜基地、辰溪蔬菜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麻阳洲上蔬菜基地等乃其中的佼佼者。三友基地作为佳惠超市的供货基地,总面积达600余亩,为怀化主城区蔬菜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辰溪县以孝坪镇千里坪村辰溪蔬菜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为核心,依托各蔬菜专业合作社,支持周边乡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完成标准化基地建设1000亩;芷江绿叶公司利用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发展无土栽培蔬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总体上,全市蔬菜生产整体平衡,但不排除蕴含其中的萎缩趋势。以紫红长茄为例,2019年以前全市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主要销往广州,当时广州江南市场的茄子价格由怀化说了算,然而到2024年,此项种植面积已不足5000亩,怀化话语权随即式微。2016年以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蔬菜标准园7个,市级蔬菜标准园9个,如今,前者当中还在正常生产的仅有2个,后者尚属正常的只有3个。
怀化蔬菜产业现实运行路线图中,一以贯之的操盘手们始终潜心以远。麻阳以发展设施蔬菜为重点,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狠抓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创建蔬菜示范园27个,其中国家级蔬菜标准园3个,大湾区蔬菜供应基地2个,设施蔬菜标准园5个。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3万亩,产量20.5万吨,产值达5.5亿元。一应基地常年种植蔬菜品种20个以上,所产蔬菜除供本县市场外,主要销往长沙、怀化、铜仁、吉首、张家界、贵州、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外销蔬菜4.5万吨,销售金额1.35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靖州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该县蔬菜播种面积回升至7.65万亩,总产量9.78万吨,总产值达4亿元。该县将蔬菜产地主要分布在渠阳、新厂、大堡子等乡镇,其中位于艮山口三里村的新农瓜菜产销合作社取道“订单农业+设施种植”模式发展精品蔬菜,已成优质蔬菜生产基地。该县还十分注重设施农业与数字化转型,2024年设施蔬菜总面积683亩,其中小棚215亩,大中棚468亩,设施化水平较此前显著提升。
正是散布于全市各地的重量级操盘手集群步调错落、分工协同,才促使怀化蔬菜产业得以力保整体平衡,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平台张力,在保障“菜根谭”供应的同时,强力驱动着“菜篮子工程”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继而带动着农村就业与乡村振兴。
鹤翔蔬菜基地用上了水培房栽培系统
“篮”如“袋”,总关情
关于国计民生,前有一“袋”,后有一“篮”,其中“米袋子工程”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借以确保人民群众米袋子里的粮食充足、安全、健康。“菜篮子工程”则由原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初衷着眼于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如今除奶类和水果外,其余“菜篮子”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有人因此认为,不提菜篮子工程是因当今社会已经不需要使用。
不论怎样,一“篮”一如一“袋”,依旧关乎群众福祉,仍然马虎不得。现实背景下,怀化“菜篮子工程”的整体平衡是种紧平衡,腾挪空间稍显局促。权威人士坦承,全市蔬菜产业明显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首先是重视程度下降,政府投入少;其次是机构变化大,人员责任心不强;再次是产业发展限制因素较多;凡此种种,表明相关前景并不乐观。
吴才进是靖州蔬菜经营行业中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很显然,“靠天吃饭”的魔咒并未为他网开一面。他说今年以来由于大环境不太好,他的经营状况不理想,辣椒、丝瓜等主销长沙,“都只有几毛钱一斤,哪有钱赚?”对于接下来怎么安排他有点纠结,一直在“坚持-放弃”“放弃-坚持”的精神轮回中听任鸡肋心态漫游。
花骨朵们在“菜篮子工程”里乐不思归
徐东的心理阴影面积,则在“不晓得人都到哪里去了”的疑惑怪圈里渐次放大。他想找两个合适的年轻人来基地搞直播,开出月薪8000+业绩提成的优厚条件,居然还无人揭榜。他坦承如今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人才招揽着实不易,公司生产经营设施更新换代的步伐却在加快。为尽量降低对“靠天吃饭”的依赖,他一直主动加大投入,上半年成功引进了水培房(床)系统,为此破费10多万元。
主打“风味落差”的铁坡镇“菜篮子工程”,也绝非“脑壳包铁”。该镇负责人表示,铁坡镇耕地破碎、分散,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加之气候多变、降雨分布不均,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状况不尽人意,技术水平落后,经营性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等等,都对蔬菜产业规模扩张及现代化发展形成硬邦邦的制约。
就全市而言,即便是在一些蔬菜产业搞得比较有看头的县域,仍是麻纱不断、短板丛生,如地方党委、政府以及职能部门没有出台相关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没有蔬菜发展调控基金,蔬菜发展项目不多。具体操作层面,设施化基地不多,生产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化体系不全,产业化链条不长,投入不足,基地建设难度大等短腿瓶颈,仍然比较张目。
政府有序规划构建“菜篮子”工程,以使百姓不为日常“菜碟子”发愁。
尽管道路崎岖荆棘丛生,前方总有情怀驱使的探路者在奋力先行。2024年以来,靖州政协委员、开心街坊365连锁超市负责人刘锡忠将政协履职与民企效能相结合,采用“现采现购现结”方式,深入全县各地上门收购农户自种蔬菜,并通过社交平台直播助农,搭建起“田间—货架”的直通渠道,带动农户普遍增收。
实践证明,通常靠天吃饭、动辄弱不禁风的“菜篮子”,有待众力加持方可行稳致远。有管理人士认为,唯有切实提高相关层面、社会各界对“菜篮子工程”的思想认识,才能将蔬菜工作抓好,在充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工作张扬物质平台。重中之重,在于强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将蔬菜产业发展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和产业资金倾斜力度,出台奖补措施,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产业意识、统计意识。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林斌 通讯员 郑宇华 满晓平)
来源:怀化新闻网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