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饭定时定量
定时:一日三餐的时间固定,两餐间隔5-6小时,晚餐最好在7点前吃完,水果放在两餐之间。有研究表明,多吃新鲜水果可减少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定量:建议主食一般每天吃5~8两,注意粗细搭配,粗粮和杂豆类食物占一半以上。
2.烹调多加醋
食用醋可以减少食物对血糖的影响。建议糖尿病病友在吃鱼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前,先喝两勺醋,如果不习惯这样吃的朋友,可以用醋作为蘸料。
日常饮食多用醋来调味,例如醋拌黄瓜、醋拌海带丝等。建议选择总酸含量高的醋。
3.先吃菜,后吃饭
比如吃饭之前先吃一碗焯水的绿叶蔬菜,如焯水的菠菜,凉拌或少油烹调均可,然后再吃饭,吃一小口饭,同时搭配一大口其他菜肴。
4.餐后半小时别坐下
餐后30分钟内,不要坐下,可以站立、散步或做点轻体力家务活,这样不会影响消化,却可以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5.细嚼慢咽
建议糖尿病病友每次吃饭保证在20分钟左右,没口饭咀嚼20次,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6.减少久坐
每30分钟起身活动一次,减少久坐的时间同样有助于控制血糖。
7.一定要运动
建议糖尿病病友餐后60-90分钟进行运动,运动一定要达到中等运动强度,也就是微微出汗的程度。最好把每天的运动时间固定下来,这样有助控制血糖。
8.药物用量准确
如果使用胰岛素,一定要保证剂量准确,不要有外溢。不要漏服口服药,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服用。
9.保持好心情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会影响心情,打破体内的平衡,导致血糖波动,长期保持好心情不容易,但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小调整,就能获得好血糖,开始行动吧!
来源:E糖圈
编辑:甄叙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