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人都富裕了,许多人都买上了小车,随着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因此农村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全县的人大代表会,我想把在乡村增建停车位作为我的一个建议。”10月12日,当选今年县人大代表的杨玉平对记者说。
杨玉平,会同县堡子镇上坊村党总支书记,54岁的他十分精神,正如他所在的上坊村一样。
近些年来,堡子镇上坊村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们都惊叹于这个小村在数年时间里脱胎换骨,成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文明村”。在记者面前,杨玉平打开话匣子,讲述了他和上坊村民们共同奋斗的故事。
2008年,41岁的杨玉平当选为堡子镇上坊村村委会主任,刚上任的他就面临“窘境”。“我算了算,当时村里的经济捉襟见肘,常常入不敷出。”杨玉平说。
堡子镇上坊村三面环山,缺乏特色产物,村里经济条件落后。村民们省吃俭用一直紧勒裤腰带过日子,国家每年要拨给村里补贴。
“我们要脱贫,要致富,不能总靠国家的补贴过日子!”杨玉平铿锵地说。
尽管心中充满了带领乡亲们奋斗的豪情,但杨玉平深知,脱贫致富不能光靠豪情壮志,还得找对门路,掌握技术方法。在一番辛勤的探索和调研后,杨玉平决定带着村民们“上山种树”!
“当时村里的山大多是荒山,而村里正好有许多村民空闲在家,无事可做,我就想着带大家植树造林。”杨玉平说。
早在2002年,杨玉平就有累计造林近千亩的经历,这是他带领村民们造林脱贫的底气。“当时国家对造林的政策很好,有很多优惠和补贴,这是我坚强的后盾。”杨玉平说。
经过全村数年的努力,上坊村的造林业渐渐成型,村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如今,上坊村在杨玉平等人的带领下,已种植经济林千余亩,价值数百万元。
“造林脱贫”的成功大大增强了杨玉平的信心,也让村民们对他更加支持和信赖。2014年7月,杨玉平当选上坊村党支部书记,此时的他,心里想的是怎么让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
2016年,杨玉平参观湖南益阳荷花产业时得到启发,他认为种植荷花能够吸引游客,不仅可以促进村里旅游业的发展,人气旺了还能为村里的农副产品扩展销路。但杨玉平对荷花种植并不像造林那样有经验,他决定四处考察,学习,获得了有关莲花种植的经验。
2017年,杨玉平带领村民们,在村里完成了50亩荷花基地建设,还举办了会同县首届荷花文化艺术节。此次活动取得了轰动性的效果,吸引各地游客近八万人。如今,上坊村每年盛夏盛开的荷花,不仅让这个小村“锦”上添“花”,更促进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鼓了村民们的钱袋子,让村民们心里也开上了一朵“幸福莲”。
“杨书记是个很有担当的人,他的担当和作为能更好地让我们大家凝聚起来。这些年大家跟着他实干,个个充满了热情和激情。”杨玉平的同事这么评价他。
这些年,杨玉平在带领上坊村走“支部引领、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全村的民生改善和文明创建。2014年,上坊村率先启动了全县首个农村集中建房项目——安淮雅园住宅小区建设,安置贫困户99户423人,并投资170万建成水厂一座,解决了全村及易地安置点3000多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此外,上坊村通过深入开展“平安上坊”“文明上坊”等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的开展,培育出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近3年未发生违法案件、群体性或越级上访案件,连续11年实现“四无村”,应急管理、综治维稳等工作排名全县前列。“生活富裕”显著提升,2018年,全村42户189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8.8%到2020年降为0,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今年,当选县人大代表的杨玉平十分激动,壮志满怀。“我将用心履职,接续努力,和上坊村民们共同奋斗,朝着乡村振兴的幸福春天昂扬进发。”
来源:会同新闻网
作者:家兴,付俊华
编辑:唐家兴
本文为会同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uitong.rednet.cn/content/2021/10/12/10285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