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新闻网9月27日讯(记者 何乐川 朱毅)昔日深山“野果果”,今朝城乡“甜果果”。听说马鞍镇马鞍村有一山里汉子龙云生,不仅靠“信息高速路”让广大城乡群众吃到了大山里又鲜又甜的“山果”,让人们舌尖味蕾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还通过勤劳的双手把这昔日的“山果果”打造成了脱贫致富的“金果果”。近日,记者慕名前往探访。
“最好最鲜的水果,不在市场,更不在超市,而是在你下单时它还挂在树上,”问讯来到马鞍村“云兵家庭农场”——龙云生的“山果基地”,老远就看见太阳底下一个壮实的汉子拿着手机在“山果”前“晃悠”,“应客户的要求,我通过手机向他们介绍果实和基地生产情况。”穿了一件灰白短袖汗衫的龙云生用一只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他说,山里网络不赖,村里的土货山货今早或许还在村里、树上,明天后天也许就出了山、到了远方。他种的这些其貌不扬的“八月瓜”,最远就卖到了内蒙、新疆。
“八月瓜,又叫八月炸,因八月果子成熟开裂而得名。学名叫三叶木通,本地人俗称牛茄子,这种果实具有行气活血、消炎利水的药材功效。同时它鲜香浓郁,富含糖、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游离氨基酸,这一上乘野生果品是新一代的食疗性水果。”龙云生一边打开话匣子,一边带领我们“参观”。
只见跟前满目田地,竖满一人多高的小水泥桩,每根水泥桩相距约三米,高高低低爬满了藤蔓。一个个长条形或椭圆形的果子悬吊在细细的藤蔓上,有的还咧开了口,露出白白的鲜肉,它的形状、大小与茄子相似,常常三五成群,在叶丛中羞答答地“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种八月瓜,不只是因为它是果中珍品,更因为我是农民,我对农业充满兴趣和希望。”龙云生介绍说,自己是个70后,其实自从独立成家时,就一直想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侍弄好,立好自己的“业”,但苦于资金短缺,又找不准好项目。家里多病的父母看病要花钱,孩子学习生活要开支,“经济没有源头活水,2014年按相关程序和标准,竟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的压力迫使龙云生南下务工,但“贫困户”的标签更让他“如鲠在喉“。
“一次在广东超市看见这东西,标价25元一个,这一看让我激动得一跳:这个不就是我们山里的‘牛茄子’吗?就选它了!”龙云生在大城市与“八月瓜”的一次“无意邂逅”,让他自此对“八月瓜”“一见钟情”。2015年当年,他毅然回乡创业当“瓜农”。
然而,当瓜农也不是说当就能当的,尤其是这“特种瓜农”。“当时回来一说自己租田地种八月瓜的想法,许多人就泼来‘冷水’,先别说资金,就技术、销售这些,都是大问题,再说田地交给别人打理,怕滥施农药化肥,伤了土地‘命根子’。所以只要交通方便一些的田地,大家都不太乐意出租。”龙云生回忆起当时窘境,显得无奈,只好再次外出。这次,在外务工的同时,他下功夫学习、查阅了一些专业栽培管理技术。
第二年,龙云生回乡过年再次“旧事重提”。“这次大家对我的怀疑基本集中到资金上去了,一个人打工,供一家老小开支,土地流转资金有保障么?”村里一张姓人家好说歹说才说动的2亩多地,因户主“不放心”而“把合同收回”,觉得还是种谷子“保险”。马鞍镇政府和村委得知情况,多次上门询问情况,主动帮助龙云生申请扶贫小额贷款,并积极支持他参加电商销售业务学习。
2016年2月,龙云生“软磨硬泡”,鼓足勇气以400元每亩的价格租了些田地,加上自己的责任田,种上了18亩八月瓜。
“我的八月瓜大都是线上销售。”2017年9月,龙云生农场第一批八月瓜上市。八月瓜挂果,龙云生好好松了一口气。
种下“八月瓜”,攀上“致富藤”。通过线上、线下立体销售,挂果当年就卖出500多公斤果实,获利18000多元。2017年底,龙云生脱贫出列。
“八月瓜试种成功,加上传来党的十九大农村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的消息,大家这回总算吃了‘定心丸’,土地流转也好办多了。”2017年年底,龙云生“乘胜出击”,一口气以逐年拨付租金的方式签下几十亩稻田20年的流转合同。目前,龙云生“云兵家庭农场”规模达到50余亩。
“八月瓜基地收购施用牛羊粪等农家肥,搞绿色经营,要得!”龙章松、龙书明等村民土地流转“坐地有财”,土质保持也有了保障,纷纷表示这总算“放了心”。
“有了大家的帮助,困难再多也能解决。”龙云生说,今年虽逢干旱,但他原估产八九千斤的八月瓜收获6000斤不成问题,可以陆续卖到10月底。9月以来,每天来基地的客人一拨又一拨,他的手机“滴滴滴”信息响个不停,今天就接到好几个订货信息,外地顾客通过微信直接下单。
“既有新开拓的客源,也有很多是回头客,还有衡阳客户想来订些苗子。基地种植管理‘粗放’,果品媲美‘天然’,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耐贮藏,产品卖到了浙江、河北、福建、两广等地。除去一年四万来块钱的农家肥、人工等开支,今年预计可创收八万多元。”龙云生坐在田里谈生意,心里很是惬意。
“现在农村外出务工多,乡村‘空心化’,请工都有点难了,更多时候是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龙云生说,现在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政策,农民和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乡村振兴为农民,乡村振兴也靠农民,他正积极准备向党组织靠拢,打算争取做一个新时代的新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特色产业绿色发展之路,做好属于自己的事业,积累成功经验后,逐步扩大经营规模,丰富经营项目,创造更多用工机会,吸引更多人回乡创业。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