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梦回故乡——趣连会同县乡镇、村名

作者:梁 波 编辑:redcloud 2017-04-25 08:42:49


 

他出生在会同东城,先后在白市小市大市等地工作,后定居洛阳

 

因思念人杰地灵的故乡,他趁着天气晴(青)朗,弃官舟、换木舟,经过沙堆长滩双滩,绕过漩水漠滨,进入朗江,从江口杨家渡上岸,望东而行,在林城拐了个大弯(湾),探访蒲稳故里。

 

 

 

一路走联(连)道,翻过山连山雪峰,从苗冲何家冲走向侗冲,沿路的长寨小寨竹寨坪寨金寨牛头寨,都是民族特色的苗寨。在热闹的中心场,亲友举着欢迎的牌(排)子,敲着大锣(罗)、打着丈鼓(古),亲切相见。家乡人送上了避暑的凉伞,请他跨上新的马鞍,经过红坡板山,到了老家的楼脚。然后,热情地请他坐上堂屋的高椅,住进了西楼上房(坊)

 

 

 

他先来到庙坳坳脚,在溪坎上祖先墓脚石板,摆上桂干柿子,斟上茶冲,泪流若水,祭奠了先人。

 

 

 

他一一看望了村里肖家姚家王家唐家邓家的一些老人,包括翁老翁高翁溪翁桃翁宝翁勺翁堆翁料,嘘寒问暖;后又走访了陈家陆家石家廖家苏家的少年好友,愉快回忆当年在王家坪牛皮(冲)的时光。每家每户,乡亲们摆出王家盘,内有岩梅棕李木栗木臻,还有刚刚摘来的梨子(寨),真不愧是远近闻名的客寨

 

 

 

村中大坪枞树脚下,有的下石棋(其),有的弹耿琴,有的吹六簧(黄),小孩们在村边弄溪闹溪,姑娘笑嘻嘻,老翁乐淘淘。


 

 

村外有一片片农田,分别叫毛田市田马田,有的是白泥田、有的是黄泥田。为了旱涝保收,村民在炳溪上修了漫塘吊塘板塘光塘洞头塘,矮处修下坝塘、高处修坡塘、中间修半坡塘。有的种了荷花,成为藕塘,夏日蛙名声声,吵闹似琴塘,又俗称蛤蟆塘。塘里平时蓄积小水,旱季打开塘口灌溉山田。后来又修了黄土坝,能防御小洪大洪。这样,不管小田长田,都成了向国家交粮旺田宝田

 

 

 

家乡山(三)溪众多,方圆几十里有洒溪沙溪酿溪岩溪杨溪品溪茶溪利溪大溪,真是七溪争流,层溪争艳,这些溪流分别流入团河两江翁江双江青江江边景色怡人,水尾直达大海。

 

 

 

他特地登上七里坡大坪坡,坡上有个广坪羊角坪,背后的高峰堪称羊山,养有白羊凤羊冲角羊,太阳西下,羊已进了羊笼(阳隆)

 

他跨过坪村攀龙桥,察看绕冲而过的金塘溪。溪中有口龙塘,塘中常有金龙戏水,龙孔含金洒口像个金鱼口,富裕的乡亲在金子岩晒金,羡煞外人。

 

 

 

村子四周变化很大,原来的白岩坡修成了新地坪陡冲变成了瑶丰鲁冲,从坡脚半山乃至岭头,全部种上了珍贵的枫木檀木楠木桐木报木,屋前屋后,杨柳依依、桂花盛开,鸟归吉巢,飞燕冲高……乡亲们的生意一本万利(宜),脱贫致富事事大顺

 

 

 

江东那边的大坡,系东岳名山,山脚那个翁洞已开发成一个玩洞,洞中彩灯宝照红光耀眼,脚边是条冷溪冷水长流,洞头盛储古雅之物。零星的游客吹起么哨,游览每个岔口

 

 

 

据说,附近竹坡后还驻扎了部队,有炮团高团梦团黄茅团王家团,都是军中有名的快团老团,还有特种兵夏结连。营地红旗招展,黄旗飘飘,阵地都盖着网形的伪装。

 

 

 


这一次看到村里的秀山清水,他思绪万千。正好附近龙坡有处岩壁白岩胜似花岗石。他从岩头找到岩脚,发现了一块大石板,希望刻成石碑,铭记家乡巨变。

 

 

文章配图源自网络

 

此行一路步云,所到之处,人们讲民主、爱和平,互助联合团结一心,自建瓦窑,拆了老庄建设新庄,都住进了向阳新屋,修了新店,建了铺(堡)子、还新开北厂,乡亲们过着幸福生活,家里装修如五星级宾馆。展望会同的未来,乡亲们将沿着光明大路胜利前进

 

【后记:2015—2016年,会同县进行了乡镇、村合并重组,即“撤乡并村”,一些地名将成为历史。为了传承会同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一份家乡的记忆,我特地认真回顾了所熟悉的会同地名,整理成一篇不到1400字的短文,包含了会同曾有的全部26个乡镇,另有206个行政村,自认为颇有趣味,聊博家乡父老轻松一笑。】

作者:梁 波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会同新闻网首页